•引导传承人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对各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对于已立项的非遗项目,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管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
•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加强传承人科研能力培养,建立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的传承人队伍。
•应全面普查各地传统医药非遗资源,挖掘能够代表不同地域的传统医药项目,筛选出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加以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具有医药卫生功能、性质或形态,与人类健康生活、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中医药、少数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三个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含中医药文化、少数民族医药、针灸、正骨疗法、特色疗法、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对生命和疾病认知等八类要素。
中国传统医药非遗保护取得的成效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截至2023年,中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排名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国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有2项,即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与健康养生、传统医药相关的非遗项目有3项,即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太极拳、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这3项又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和《四部医典》等传统医药相关典籍也先后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推动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23年12月,国务院先后公布了5批国家级传统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06年13项,2008年40项,2011年36项,2014年48项,2022年45项,共有182项入选其中。2006年(第1批)与2008年(第2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排名第10,2011年(第3批)排名第8,2014年(第4批)排名第5,2021年(第5批)排名第4,国家级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排名呈明显上升趋势。
上述182个国家级传统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又分为以下子项目:少数民族医药45个(藏医药17个、蒙医药6个、维吾尔医药6个、苗医药5个、畲族医药2个、瑶族医药1个、侗医药1个、壮医药1个、彝医药2个、傣医药2个、布依族医药1个、哈萨克族医药1个),中医传统制剂方法43个,中医诊(疗)法35个,中医正骨疗法20个,中药炮制技术(艺)11个,针灸9个,传统中医药文化13个,中医养生5个,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1个。可以看出,国家对少数民族医药非遗项目高度重视,传承与保护有力。
其他方面。全国各地设立了众多中医药博物馆,如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博物馆、北京同仁堂博物馆等;全国每年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深化非遗保护理念,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出版了多部传统医药非遗专著,如王凤兰《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2020年),朱德明《嘉兴传统医药》(2021年)、《胡庆余堂》(2022年)、《张氏骨伤疗法》(2024年),李济仁《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医药卷)》等;创设数字传播平台,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设立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号,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建有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网、公众号等。
中国传统医药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医药非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实现了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阶段转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纵深发展阶段的一次大跨步。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项目保护持续加强,传承人管理更加规范,传播活动丰富多彩,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向社会普及传统医药非遗知识,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理念已深入人心。中央财政逐年投入大量资金预算用于传统医药非遗的保护设施建设,使传统医药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大幅提升。目前国家已明确了传统医药非遗的保护目标,构建了文化保护生态圈,拓宽了保护的方向和路径。传统医药非遗已形成了科学化保护体系,进入到常态化、专业化保护的“后半段”,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首先,传统医药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数目偏少且分类不清。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目前对一些非遗项目的分类有待商榷,国家级非遗中一些明显具有医药属性的项目,如药香制作技艺、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等被误划至传统技艺类。另外,传统医药非遗在整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占比较低,为5.04%,排名倒数第二,这与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地位不相对应。
其次,单位和个人对传统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承乏力。有不少可申报的传统医药非遗项目遗落民间,而传承人或忙于临床,或忙于经营,忽视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不愿在申报工作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有一些申报单位及申报人虽然在申报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申报成功后却只是利用该项目为自己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过于强调非遗经济效益,忽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医药技艺逐渐被现代化生产工艺代替,个别地区对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不足,导致一批传统医药非遗项目逐渐流失,传统技艺面临失传,进一步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再次,传统医药非遗人才较为匮乏。当今传统医药非遗人才的培养较为滞后,不少传统医药非遗传承人来自民间,主要是以师徒、父子、朋友等方式相传,陷入非主流教育的困境。一些青年学徒学历低,中医理论知识欠缺,很难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无法获取医师执业资格,行医资质不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市场管理监督部门认可,虽有一技之长,但无法光明正大为社会服务,陷入地下、半地下式的困境,长此以往,难以坚持。此外,一些民间中医药从业人员得不到资金资助,没有合适的传承场所,致使一些民间技艺无法得到有效传承。虽然国家近年来为此相继出台了一些传统医药非遗人才培养的政策及激励机制,但各地执行程度不一,尚未取得显著效果。
最后,软硬传播平台和数字化建设不力。目前我国在非遗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方面发展还不均衡,部分省市走在全国前列,兴建了各类非遗馆、文化馆和中医药博物馆,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数字化宣传平台,但还有些省市在实体宣传平台和数字化建设方面有所欠缺,辖区内非遗资源挖掘不够,尚未精确掌握相关数据,分级保护体系还有待完善。
中国传统医药非遗保护发展建议
强化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价值与地位。中医药关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在传统医药非遗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挖掘与申报上,应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全面落实相关政策。
重视考核、评估与培训
引导传承人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对各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讲解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及对后代的影响,使其高度重视并积极申报。各省的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在项目的考核、评估、检查之余,还要对非遗工作坊、建设基地予以关注和指导。
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对于已立项的非遗项目要加强管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建议至少三年进行一次周期性评估。根据申报时提出的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进行考核,对已完成的项目,每年给予经费支持。考核不及格未达标者,予以批评,并给予一年整改期;如整改复查仍不合格者,则降低该项目的级别。
传统医药非遗的管理、评审、评估以及学术研究要充分发挥专家们的作用,发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及各省非遗保护协会和专业委员会在发掘、管理、决策、监督方面的作用。相关机构和组织要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提高对非遗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使项目走向海内外。
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
推进传统医药非遗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加强传承人科研能力培养,建立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的传承人队伍。要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作用,构建丰富、多元的传统医药文化体系,发挥传统医药非遗文化对民众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软硬传播平台和数字化建设
全国各省应积极响应、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中医药博物馆、陈列馆、展示馆、文化馆、非遗馆等公益设施,弘扬传统医药非遗文化。
应全面普查各地传统医药非遗资源,掌握其分布情况,挖掘能够代表不同地域的传统医药项目,对其技艺、疗效以及传承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筛选出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加以保护与传承。加强对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记录,建设传统医药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扩大宣传,拓展传统医药非遗传承的人群和传播渠道。要对传统医药非遗项目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并基于知识分类建设数据库,实现传统医药非遗的源头保护和整体保护。对于留存民间、濒于失传的有价值项目,应重点进行普查建档,根据其易受侵害的程度,建立分级保护名录体系,构建分级保护名录制度。
我国传统医药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是解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活密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我们要为传统医药非遗搭建好平台,坚持创新,推动传统医药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进一步开展传统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工作,提高传统医药非遗的传承水平,让更多民众走近传统医药非遗、体验传统医药非遗文化。充分发挥传统医药非遗在健康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康养需求,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